本周数据:2025 年1 月第三周(1.13-1.19)乘用车销量52.0 万辆,同比+7.5%,环比+31.4%;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0.7 万辆,同比+41.2%,环比+28.9%;新能源渗透率39.8%,环比-0.8pct。  本周行情:汽车板块本周表现强于市场。本周(2 月5-7 日)A 股汽车板块上涨6.84%,在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3 位,表现强于沪深300(+1.28%)。细分板块中,乘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商用载货车、摩托车及其他分别上涨9.10%、6.70%、6.43%、2.87%、2.24%,商用载客车下跌1.48%。  本周观点:本月推荐核心组合【比亚迪、吉利汽车、小鹏汽车、上汽集团、伯特利、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沪光股份、春风动力】。  AI 促进算力成本下降,智驾平权时代开启。技术端,DeepSeek R1 以不到OpenAI o1 的1/10 的资源耗用量,实现能力与OpenAI o1 模型的比肩,有望带来智驾算力成本大幅下降、促进智能驾驶渗透率加速提升;市场端,比亚迪计划在2025 年全面开展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将于2 月10 晚上在深圳比亚迪总部召开。根据此前HiEV 报道,公司在2025 年产销规划中,希望其中至少60%能够搭载高速NOA 及以上的智驾系统,拉动NOA 成为10-15 万元车型的普及型配置,预计比亚迪智驾平权的鲶鱼效应或将带动吉利、奇瑞等车企的加速追赶,后续小鹏也将交付15 万元以内MONA MAX,正式开启中国汽车的智驾平权时代;供应链端,智驾渗透率的加速有望带动产业链需求斜率变陡,更高的业绩增速或对应更高的市盈率,看好AI 对智驾的催化带动智驾产业链估值的重构。  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新市场带来新空间。作为AI 端侧另一大赛道,人行机器人同样受益于DeepSeek R1 带来的成本下降,更“廉价”的人形机器人,即将面临的是更快的量产和更庞大的需求, 增强马斯克对人形机器人2025/2026/2027 年产量1 万/5-10 万/50-100 万台的确定性,甚至加速机器人需求;供应链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本为汽车零部件长期合作客户;同时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丝杠、电机、减速器、传感器、骨架等产品在车端广泛应用,人形机器人成为汽车零部件的“第二曲线”,短期“第二曲线”或催化产业链估值的提升,长期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汽零天花板。  投资建议:  乘用车:看好智能化、全球化加速突破的优质自主,推荐【比亚迪、吉利汽车、小鹏汽车、上汽集团、赛力斯】,建议关注【小米集团】。  零部件:1、新势力产业链: 推荐T 链 -【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华为链-【沪光股份、瑞鹄模具、星宇股份】。2、智能化:推荐智能驾驶-【伯特利、德赛西威】,建议关注【比亚迪电子】,推荐智能座舱-【上声电子、继峰股份】。  机器人:建议关注:1)T 链:【拓普集团、贝斯特、北特科技、均胜电子】;2)H/S 链:【赛力斯、豪能股份、隆盛科技】;3)NV 链:【奥比中光、伟创电气、九号公司】;4)国产链:【中大力德、长盛轴承】。  摩托车:推荐中大排量龙头车企【春风动力】。轮胎:推荐龙头【赛轮轮胎】及高成长【森麒麟】。重卡:天然气重卡上量+需求向上,推荐【中国重汽】。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竞争加剧;需求不及预期;智驾进度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AI催化智驾机器人汽车迎来估值重构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