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常常伴有不典型症状,仅30%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更多表现为乏力、记忆力减退,而脉压差较大:收缩压升高明显(如170/70mmHg),其次是昼夜波动异常,会增加卒中的风险,有时还伴有体位性低血压:快速起立时收缩压下降≥20mmHg,易引发老年人跌倒事件,如果同时服用镇痛药、感冒药还可能影响压效果,受多重用药的干扰。因此,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疑问,我们一一解答!

1.降压药早上服还是晚上服?

    每个人每天的血压不是固定或一成不变的,无论是早晨、中午还是晚上吃降压药,都要依照实际情况而定,比如血压的波动情况:在一天中,什么时候最高,而什么时候又是最低的;服用的降压药:是缓释片还是短效或中长效;同时,血压也受取多种因素变化而变化,例如天气的严寒或酷热、情绪激动或悲伤等等。

    有些高血压患者,血压呈现两个高峰,即上午6-9点第一个高峰,下午16-18点第二个高峰,这时候降压药一般在早晨一次顿服即可。而有些高血压患者,夜间的血压比日间的峰值降低不明显(<10%),降压药物服用时间可适当调整为夜间睡前服用,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有研究显示,睡前服用降压药比醒来时服药,发生心血管死亡、心梗、冠脉血运重建、心衰或脑卒中在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了45%。

    所以降压药什么时候服用更合适,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的血压波动规律,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自己不要随意减药、停药或者换药等更改治疗方案。很多患者误以为,服用降压药有副作用,一旦血压高了就想起立即服药,血压不高就不服药,这样的错误服药方式和脑出血及脑梗塞的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2.吃了降压药,还需要监测血压吗?

    答案是需要,并且重视。如果高血压患者不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建议去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者自己在家分别于早晨、中午、晚上与睡前,每天数次测量血压并做记录,及时了解全天血压波动情况。

    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血压监测、确定生活方式改变是否有效,并且提醒自己和医生留意潜在的并发症。定期到医生门诊复查和血压监测都是控制血压的关键。

    特别提醒的是,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患者要取三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当血压计报告的平均脉搏率小于90次/分,且三个脉搏率的变化10次/分时,这时,房颤患者的血压读数才准确。

    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上公布,血压控制标准分为基本标准,即收缩压下降20mmHg,舒张压下降10mmHg;以及理想标准,即年龄65岁,血压130/80 mmHg;年龄≥65岁,血压140/90 mmHg。血压控制应尽可能在3个月内达到目标。

3.高血压患者能运动吗?

    久坐不动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运动要遵循渐进性原则,目标为60分钟/天,从每天30分钟开始,包括热身运动、整理运动时间各5-10分钟,适合的运动有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频率:每周5-7次的体力锻炼,并增加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早上不要起床太急,如果起得太急,很容易引起血压晨峰的出现,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起床后,也不要急着做运动,一起床就锻炼身体并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对于有晨峰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就是雪上加霜。

    那如何知道自己的运动强度呢?

    这里有两个方法:

    1)目标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运动强度+静息心率。运动强度可设定为最大运动能力的40%-80%。初始强度选择40-50%,随着体能增加,运动强度可达80%。

    2)适合有一定锻炼基础,体质较好的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公式为170-年龄,或者(195-年龄)×80%。

    需要提醒的是,适量运动,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只有科学运动以及坚持规律的锻炼,才能到达健康促进的作用,可以避免或延缓高血压进程。

4.服用降压药就一劳永逸了吗?

    很多患者有疑问,为何每日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还是控制不好或不稳定呢?也许,您并未注重您的饮食习惯。

    首先,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患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积极减肥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发展,通常每减重1kg可使血压降低1mmHg左右,腰部负重过大同样可增加高血压的风险,男性腰围应控制在≤90cm,女性腰围应控制在≤85cm。

    其次,高血压患者应当多吃富含钾类的食物(比如全谷类、新鲜水果、蔬菜和豆类),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比如油炸类、肥肉、动物内脏、甜点等)。“盐敏性高血压患者”比比皆是,应适当降低盐和高度加工食物的摄入,钠盐会使身体保留水分,从而增加血流量和血压。我国每人每日的食盐摄入量应<6g;世界卫生组织的食盐推荐量则为每人每日<5g。如果不能适应突然大幅度降低原来的重口味,也应坚持逐渐减少。

    最后,虽然吸烟饮酒有害健康已经如雷贯耳,但是还需要反复强调,戒烟有助血压正常!戒烟的同时也要避免二手烟。平时避免过度的酒精摄入,据研究发现,酒精摄入量平均减67%,收缩压会下降3.31mmHg,舒张压下降2.04mmHg。而过量饮酒包括危险饮酒(男性41-60g,女性21-40g)和有害饮酒(男性>60g,女性>40g),均能妨碍血压的控制。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发现,在不常喝咖啡的人群中,咖啡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10mmHg;但在经常摄入咖啡因的人群中,其对血压的影响较小或没有。尽管目前尚未明确咖啡因对血压的长期影响,但还是建议高血压患者尽量少喝咖啡。

    高血压管理是场"温柔的革命",需要医患携手制定个性化方案。记住降压三字诀:测要准、药按时、动适度、食有节。通过科学管理,完全可以将高血压变为"可控制的慢性病",让银发岁月依然充满活力。